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校园 >> 正文

【同心感悟】王晓琳:“云”教暖侨心 千里寄乡情

  • 浏览量:
  • 日期:23-10-17 09:14
  • 作者:
  • 来源:同心四川
  • 审核人:周绍炳

2022年农历腊月末,新年脚步日趋临近,空气中已弥漫着浓浓年味儿,置办年货的人们熙熙攘攘,回家的人儿步履匆匆。但行走在人群中的我,手袋里拎着的不是年货,而是沉甸甸的手提电脑和厚厚的一叠中学教材,只因刚刚接手了“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项目的教学任务,担任菲律宾侨中分校中三实验班下学年的语文教学网课教师兼班主任。

义不容辞,忐忑与期待

近年来,世界杯葡萄牙vs加纳波胆预测 先后承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夏令营,积极参与“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及“中华文化大乐园——菲律宾、印尼园”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汉语桥”教育工作者访华团——暨首届“锦绣中华海外华校乐山行”活动,选派师生赴海外开展中文教学和艺术访问演出,组织开展韩国、美国大学生乐山夏令营等项目。我曾有幸参加了其中一些项目,但是作为教师身份接下这突如其来的任务,不免充满了忐忑和些许的紧张,当情绪稳定下来后,却又产生一种期待挑战的微妙心理。虽然有国际学生的中文教学经历,但通过网络从事专业的中学语文教学还尚属首次,从教材的熟悉和准确的把握到网课的组织实施,对我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据悉,自己将要任课的班级已进入本学年第三阶段的学习,而且同学们的中文基础相当好,大多都具备了比较独立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基本领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及蕴含的深刻意义,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和观点。由于是临时接受的教学任务,在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我便开始着手编制教学计划,从教材的熟悉、资料的收集到课件的制作,都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承接这项教学任务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我还是顶住压力,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都备课到深夜,次日中午一点开始授课,授课结束后再回到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波胆预测 处理手上的行政工作,除了双休日,日复一日,几个月下来仅课件制作就累积近千页。

以网为桥,讲好中国故事

从2023年1月4日第一堂课开始,我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短短几天时间就完成和同学们的磨合,课堂上开始有了互动,课堂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两周后通过教学测试,同学们的成绩取得一定的进步,这让我信心倍增。一转眼快到中国的农历春节,为让同学们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利用周末短暂的休息时间,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农历春节的纸质和影像资料,制作了别具特色的新春特辑课件,借助多媒体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传统文化普及。从中国南北方过年的习俗到背后的故事,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到现代发展和演变,让同学们生动形象地了解到中华民族赋予“春天”的喻意。一周稍纵即逝,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却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同学,意犹未尽的同时也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我和同学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轻松和愉快,课堂上我是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网课教师,课后已然成了他们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连我最担心的几个“调皮”学生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组织的讨论和演讲赛中他们个个都争先参与,这让我惊奇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鼓励同学们多阅读,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尤其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积极地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由于在线课程的局限,我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尽量兼顾了教学趣味性,充分挖掘互联网优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小视频、古风歌曲、影视作品鉴赏等。并通过观后的总结思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课余时间里,我积极鼓励并指导同学们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踊跃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学以致用,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有部分同学在第五届华文创想曲创意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优秀奖,在“迎百年华诞 谱华文新章”视频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优异成绩,这既是对同学们学习效果的肯定,也是对我教学最好的回报。

依依不舍,愿乡情永传

时至9月,网络授课结束,学生们纷纷热切的询问:“老师,您什么时候来菲律宾呀?会来菲律宾继续给我们上课吗?”“看到乐山好多好吃的,我都流口水了,我以后去乐山玩可不可以来找您呢?”看到孩子们殷切的期待,我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孩子们的热情和渴望让我无比感动,不知道以后真的还能见面吗?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知识,如何与学生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每一次互动,每一个问题,都是我的思维锻炼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是一种交流和连接心灵的方式。我也意识到,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华文化的讲解,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的窗户。每一次课堂,我们共同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感受中外名著的魅力,共同品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每个故事、每个词句都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瑰宝,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言的海洋中。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是一位老师,更像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我们在网络上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一起探讨文化差异,交流着中菲之间的情谊。这种情感让我感到莫大的荣幸。网络授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之间的联系断裂。我承诺他们,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这段良好的交流关系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消逝,而会像流星般闪耀,永远在我们心中存在。

愿乡情的传递能够永远在中菲两国青少年间延续下去,成为我们友谊的纽带。无论是虚拟的世界还是现实的距离,我们都能够用心灵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让友谊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小朋友的心中扎下深深的根,让我们的友谊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加坚定。

上一条:书写民族字,共筑团结心——首届“沫若杯”少数民族文字书写能力竞赛顺利开展

下一条:国际中文志愿者遇“柬”你——看见新闻之外的柬埔寨